尖端出版社觀察報告
一、        尖端出版社基本資料
 
1.          公司全名:英屬蓋曼群島商 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城邦分公司(尖端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Sharp Point Publishing Co., Ltd
2.          網址:http://www.spp.com.tw
3.          負責人:黃鎮隆
4.          地址:104 台北市 民生東路二段141號10樓
5.          公司型態:出版社
6.          產品屬性:書籍、雜誌、海報、明信片、遊戲卡片
7.          產品內容:收藏、美術、自傳,回憶錄、美容、傳記、心靈、商業經濟、童書、幼兒照顧、漫畫、電腦、休閒書、食譜、手工藝與嗜好、文化研究、娛樂、時尚流行、小說、遊戲、禮物書、健康與健身、歷史、家居、兒童小說、兒童叢書(非小說)、法律、生活休閒、音樂、自然、寵物、繪本、攝影、暢銷書(非小說類)、
宗教與神學、科學、旅遊指南
 
二、        做「尖端出版社」觀察的動機
    對於台灣出版業不甚熟悉,但是從小所接觸到的許多出版品中大多都是尖端出版社所出版的,例如WINK UP、RAY等雜誌,因此就此熟悉度上讓我選擇了尖端出版社為觀察對象,另外在於我本身學習較多商管知識,因此對於尖端出版社的併購上有較深的興趣去研究。
 
三、        尖端出版社創設出版品與發展探究
現在的尖端出版社本身不是一個只出版漫畫相關出版物的出版公司,而是綜合型業務的出版社。
一九八二年七月成立
主要出版軍事、模型相關書籍為主。(和現在主要出版品漫畫完全還不算深接觸)
一九八五年
開始出版、發行年度占星手冊。
一九八七年
尖端涉足電子遊戲領域,當時隨著任天堂遊戲機推出,電視電子遊戲開始盛行,尖端瞄準遊戲行業的發展前景,開始出版相關的雜誌和書籍。
Ø          現在,尖端仍然出版遊戲相關的刊物,只是遊戲相關出版物已不是尖端主要的經營領域
一九九○年
尖端出版了他們自己的第一本動漫相關雜誌《神奇地帶》,這本雜誌主要是介紹日本的最新動畫資訊,還有周邊玩具等。
Ø          表示台灣跟上日本電玩腳步以及尖端出版社正式涉足漫畫出版領域
一九九一年
 
尖端出版社簽訂的第一部作品,經典中的經典——高橋留美子的《福星小子》。
Ø          臺灣進入版權時代後,尖端出版社所表示不甘示弱的簽訂漫畫
一九九二年
推出一系列都會愛情漫畫《東京愛的故事》、《愛情白皮書》等書造成空前轟動。出版《郭富城愛你寫真》、《黎明寫真集》、《洛城三兄弟寫真》等一系列一線偶像明星寫真集開創寫真市場。
二○○一年中
消息傳香港的TOM集團欲收購尖端出版社,雙方已經在進行洽談。
二○○一年十一月底
正式報導,背後有華人首富李嘉誠控股的TOM集團正式宣佈,出資大概新臺幣38千萬,折合港幣8530萬。收購臺灣尖端出版集團,其中一半為現金支付,一半為集團當時折算價格後的股票,100%控股。
Ø          表示尖端由此從一個獨立的公司成為大型集團下的子公司
二○○三年
發行《尖端數位e週報》,主動提供SPP網友最即時、最優惠的線上購物與各項服務
二○○四年
TOM集團再接再厲,收購了臺灣的城邦出版集團,將連同尖端出版在內的臺灣另外幾家出版公司劃分為旗下分公司,力求打造出一個在臺灣舉足輕重的出版航母。
Ø          事實經整合後,城邦旗下的公司覆蓋了臺灣出版業裏各種類型,從電腦科技到生活時尚再到文學評論,在青少年時尚方面,城邦不僅有尖端這樣專門針對青少年的綜合時尚文化類型(時尚、星座、占卜、漫畫、周邊等等),也有《奇幻基地》這樣的專注於某一方面的類型,連霹靂這種帶有臺灣本土特色的民俗文化類型也有涉獵。
二○○六年
日本APOLLO Brand Bargain獨家授權中文版《i-Brand 愛名牌》1月創刊。提供名牌解析、保養、珍藏、網路拍賣等相關訊息。
台北國際書展期間,發行日本小說雜誌《浮士德》中文版《浮文誌》,鎖定年輕族群喜愛的奇幻、科幻、動漫及電玩文學創作。
Ø          鼓勵新寫手從事非傳統文學的文字創作的啟始。
 
四、        從消費群看尖端出版社
Ø          觀察重點:
    從出版社所設立推廣的消費群中探討此書銷售成敗。
Ø          觀察觀點:
    在尖端所出版的漫畫中,主要目標人群為青年成年人,鑒於這些人購買力相對較高,尖端在漫畫定價方面也把價格都定得相對高,然尖端出版社定價高之下與之成正比的是優質的翻譯,精美的印刷,還有大開本的裝訂。之前尖端所出的作品裏,幾乎沒有36K的,大多是32K或者25K,還有個特殊規格的《五星物語》。這就奠定了尖端給讀者的印象─書質好但價高。事實上在和東立與大然的對比中可以看出,同樣厚度開本的漫畫,尖端要比對方貴上一成,不過由於尖端出版社又在作品上做了篩選,所推出的作品很多都是精選出來的,不像東立那樣貪多,所以還是擁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特別是一些收藏愛好者,都較注重書(尤其彩頁漫畫)本身的高品質,因此從銷售上也看出消費者較喜歡尖端所出的書。
五、        併購案看尖端出版社
Ø          案件:
    TOM集團在二○○一年收購尖端出版社以及二○○四年大幅收購城邦出版集團(尖端出版社為旗下公司)
Ø          探討內容:
    TOM的併購是否隱藏著出版業蕭條或景氣?併購的策略上是否帶來更高效益?
Ø          觀察觀點:
    出版業蕭條原因歸內起來有以下七點:(1)經濟不景氣、(2)國民讀書量減少、(3)出版社為了回收成本大量發行未仔細評估的新書、(4)發行商惡性競爭,為了佔有率設定太多陋規、(5)書店漫無目的擴張、(6)新古書店缺乏職業道德、(7)資訊革命的衝擊(參考小林一博《出版大崩壞》)
    從二○○一年,台灣出版業界面臨不景氣的寒冬,業績巨幅滑落,折扣戰從年頭殺到年尾還在持續中,外資夾帶雄厚資本進入台灣併購出版集團的動作驚人,批發商倒閉或是轉賣的消息時有所聞。
(立論立場:新學友傳出財務危機,連帶嚴重影響到中上游的發行廠商和出版社,此乃最令出版社界震驚大新聞)
    長久以來,台灣出版風氣開放、發展蓬勃,累積的知識及創意使它在整個亞洲都仍有較強的競爭力。歸納台灣圖書出版業的一些特點,大致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台灣的圖書出版業非常繁榮,出版社及出版的圖書數量多、成長快(根據「行政院新聞局」發行的《出版年鑑2005》提供的資訊,可以得知台灣近10餘年來出版社數量及其成長情況);出版社經營趨向集團化;出版社特色鮮明;政府出版品機制完善;出版物以語言文學、應用科學與社會科學為主,以成年人和專業研究人士為主要讀者對象。
    然而筆者在此認為此說法是過度樂觀,實質上出版業界連續四年嚴重衰退,如大型連鎖書店無限制的擴張,造成膨脹不實的銷售量,使得出版社誤判或是不顧現狀,毫無節制。
    二○○二年誠品的經營狀況也被放大檢視,台灣的出版業界上中下游,似乎同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全球性的出版革命是伴隨著資訊高科技的發展,所推動的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而出現的,台灣出版業也不能「倖免」,經濟資訊化、全球化正深刻影響著台灣的出版生態環境。中等出版社日漸式微,台灣出版社日趨極端化,只有大型及小型出版社才能存活,不能適應的中型出版社勢必消失。因此尖端出版社在以「利潤中心」為模式這樣的大局勢之下必然的選擇投入大集團旗下。
    至於併購上所帶來的正面成效,筆者認為這是取決於企業主精準的眼光和魄力,對大環境共生共榮的體認,還有自省和調整本身體質的能力。而尖端有這樣實力雄厚的大公司在背後支撐,下屬公司版權引進,資源分享,資金操作等方面都有了保障,可以開始對公司的業務進行廣泛拓展。目前看來尖端出版社對於台灣動漫界出版品涉獵相當廣泛也在各大動漫上有相當影響力,是因為他們能夠迅速調整市場需求以及有效正確的修正出版社走向。
 
六、        從版權爭取上看尖端出版社
Ø          案件:
    二○○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尖端出版社宣佈取得漫畫『もやしもん』中文版授權並且大力徵求中文翻譯名稱。
Ø          探討內容:
    版權的爭取目的為何?所帶來的效益是正面或負面。
Ø          觀察觀點:
    在2003年大然出版社倒閉後的版權瓜分大潮中,尖端搶到了不少作品的再版和繼續出版權,本來高橋留美子的作品版權是大然尖端各半,現在則完全歸於尖端旗下。
    接著尖端接手後先是重出了《亂馬1/2》,封面換成日版新出的文庫版,感覺沒之前的好看,內容就保持原來水準了。再來又把《人魚系列》之前的兩本加上新的一本,重新出了一版。同時還陸續推出高橋的短篇集系列:《P之悲劇》、《專務之犬》,以及後面追加的《紅色花束》。前陣子,高橋原本應該在忙著畫《犬夜叉》的時候,竟然忙裏偷閒地把之前的爛尾作品《一磅的福音》給補完了,這樣這部作品終於以四卷的形式結束,尖端果然在第一時間取得版權,並以厚道的25K出版,至此,除了《犬夜叉》和早期幾本短篇外,高橋的大部分作品都由尖端一手包辦了。同樣的例子還有井上雄彥和矢澤愛,由以上作品中可見尖端出版社挑選佳作的眼光。
    版權的爭取,筆者分以台灣本地與日本(國外)兩種情形分析版權爭取。
(一)日本出版品的版權爭取:
    台灣的漫畫出版社想要取得日本的漫畫授權作品,除了本身要具備一定水準的生產能力(翻譯、排版、編輯...)外,自身的知名度、配銷能力都是日本出版社在授權時的考量依據,而台灣各家出版社是以自由競爭的方式去跟任何一家日本動漫出版社爭取版權,版權出版的爭取取決於在日本銷售的狀況跟台灣這裡的閱讀習慣去跟任何的出版社去爭取授權,而一般消費者會有哪家出版社只爭取哪一家作品的錯覺,是因為日本所謂的三大出版集團(集英社、小學館、講談社) ,因為最賣座的作品幾乎隸屬於這幾家出版社之出版品,因此外界看來好像是特定的作品在特定出版社發行。
    另外,與日本漫畫出版社的合作關係更是決定了強勢漫畫作品能否取得的重要關鍵。
    由上所見,可之尖端奠定了日本目前當紅暢銷的強勢漫畫授權以及證實尖端出版社本身生產水準達到台灣出版業的高水準。
(二)台灣本土版權爭取
    在尖端出版社上並無像東立出版社所簽約的漫畫家一樣多的質量(註一),反觀這是一項尖端出版社的風險,以而「亞洲至寶」鄭問大師為例,鄭問與日本講談社簽約,因此台灣國內想要出版鄭問的作品必須要得到講談社的授權,時報的《東周英雄傳》、東立的《深邃美麗的亞細亞》都是講談社同意授權後才出版的作品,所以鄭問的作品應歸類為「日本籍」,是光榮也是無奈的悲哀。
    尖端出版社必須除掉不是當紅或有潛力的作品,台灣業者並不會主動爭取授權這樣的台灣出版社生態,而未來漫畫市場在著作權法更完備並加入世界性組織與貿易市場開放,此全球化對日本漫畫的主導權必將因此喪失,筆者認為尖端出版社若主動挖掘台灣漫畫新秀才是積極做法因應時勢趨勢。
    然而在尖端取得了『もやしもん』的版權同時也就要反思尖端在台灣漫畫界的積極度,才不會過度依賴日本漫畫出版品。另外的是尖端在於中文命名上所製造的話題成功提高了消費者的期望度(在於許多動漫迷的網誌部落格消息的傳播瀏覽,例如ACGTALK動漫網的討論串)
 
七、        各大動漫性質出版社與尖端的比較
Ø          東販:
    第一家來台出版成立的日本出版社,出版作品多偏向日本二、三線出版社,但題材多比較科幻,年齡層較高不屬於主流!代理日本作品不限!
Ø          青文:
    起家是出台灣自創小叮噹,代理漫畫多以年齡層低的兒童漫畫為主要,近來少女部門發刊,想以BL(男同志)為主軸!可以算是第一家盜版商用台灣漫畫家作品的公司!該起出代理作品為小學館及講談社低年齡層為主,少女則以講談社少女誌少女朋友為主,新書館BL為輔!
Ø          長鴻:
    出版參考書起家的南一書局附屬公司,起先是出版少年漫畫為主,後來代理的少男誌全面停刊,轉以少女漫畫為其公司的出版主力。剛開始是以日本秋田書店的少男少女作品為主,後改為講談社少女為主,跟白泉社與小學館少女!
Ø          東立:
    該起家是以台灣當年最熱門的少年快報起家,後版權化後與以前的大然出版社共同瓜分日本集英社主力雜誌少年JUMP的主力A級連載,及講談社的週刊少年,大然出版社倒後收刮了集英社所有的主力連載,也創刊本土作品的雜誌,也收購很多本雜誌,出版公司不限。
Ø          角川:
    日本角川在台灣的分公司,在台灣的漫畫出版,不是特別好,因為主力作品都被其他公司瓜分代理,但最知名的出版品是TAIPEIWALKER旅遊美食雜誌!
Ø          尖端:
    台灣第一家作動漫誌的公司,也是第一家代理日本正版漫畫的公司,男性題材多比較為青年或成人題材,少女近年來多以大眼睛可愛風為主,且不遺餘力的在網路上製造本土漫畫家話題的公司!算是台灣第一家結合出版漫畫跟流行雜誌的公司,後來被英商收購成為PCHOME城邦的附屬公司!剛開始以小學館福星小子第一部帶進台灣的日本漫畫,後出刊物以講談社為主,年齡層偏向青年,少女則以集英社低年齡層漫畫,近來以小學館低年齡少女新開發!
 
八、        尖端出版社出版品中的小特點
    尖端在新出的36K系列書中,喜歡用自己的規格,書的寬度和其他出版社的漫畫一樣,但是高度卻高出一截,接近一般出版社的32K的高度,於是在裝書套的時候不得不另外再訂購相同大小的書套。
    特別這兩年,出了不少這樣大小的作品,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從大然那邊分到的作品。而其他青少年漫畫部分,經常用32K和25K,只要是尖端認為是精品的漫畫全都採用25K來出版,例如代表性的出版品就是高橋留美子的短篇集了,一開始出的兩本是用32K,但是再出的新短篇集《紅色花束》就改為了又大又厚的25K了。最新的《一磅的福音》也一改當初大然的版本,全變成大開本,給作品一定的重視度,也很有氣勢。
 
九、 結論
    筆者認為尖端出版社在於主要出版品上是成功的,其成功點在於一貫秉承認真負責的態度,充滿誠意進行漫畫出版工作,同時能夠聽取讀者意見並在第一時間作出修正。其後工作態度若能維持不變,相信尖端出版社以後所出版的其他漫畫作品能保有高品質還能更具有較高的市場競爭力。
    一般來說,尖端的翻譯基本都令人滿意,一方面他們確實在翻譯上很下功夫,不管是關於料理、調酒還是政治方面的專業名詞都翻的很準確,可見在翻譯之前是有經過一番考據的,而且書名的翻譯也不會亂來,不像其他出版社一定在名字上搞噱頭吸引消費者目光。尖端的認真不僅僅體現在翻譯方面,校對的時候也比其他出版社更勝一籌,幾乎沒聽說過尖端的漫畫中有出現錯別字或者排版錯誤等情況。實際上這也得益於尖端出版漫畫走的是高級路線,在出版數量上有所控制,更可佐證尖端出版社保證了產品高品質。
    在市場流通方面,尖端採取的是合作形式,不管管道的開拓,而是和出版物流商合作,由農學社股份有限公司代理臺灣香港兩地的銷售,有效地節約成本和人力,集中精力做好出版工作(註二)。在眾多家漫畫出版社中,尖端的網站是做得最好的,不管是出版當中的新書還是出版完畢的完結作品的相關資訊,都能在官方網站上快捷的查到,這種便捷的網路服務,為國際化銷售提供了有力的幫助。
 
註一:與東立簽約的漫畫家有:任正華(《人肉包子》作者)、廖文彬(《少年黃飛鴻》作者)、林明峰(《蜀雲藏龍記》作者)、賴有賢(《真命天子》作者)、鄭又菁(《帥哥警察》作者)、練任(《校園封神榜》作者)、朱鴻琦(《少年邱比特》作者)....等。
註二:台灣出版社的通病在於出版社獨攬太多事務,漫畫出版社對一部完成的漫畫作品從出版社取得到消費者購得,其中的事務可粗分為兩種:第一種是漫畫事務,包括:尋找合適漫畫作品、授與版權洽談、版權費用協商、漫畫翻譯校稿(同為中文稿則免)、排版編輯、整體設計、完稿印務、經銷鋪貨、行銷宣傳、市場調查... 等。第二種是企劃事務,包括:企劃活動構思、尋找廠商洽談、文案設計、排版印務....等。
    但目前的台灣漫畫出版社大都攬下作品尋找、版權洽談、版費協商、翻譯編輯、設計印務及企劃的工作,已經有點承受不了之餘,還要負責宣傳、鋪貨及市調的重責大任。這樣的作法,使得漫畫出版社的資源分散、力量盡失。
     分工的情況在台灣漫畫出版業似乎並不顯著,但是尖端則交由「農學社」代為經銷鋪貨。
 
參考資料:
1.          遊戲機地WEKEY http//www.acgtalk.com/node/664
2.          尖端出版社網頁http//www.spp.com.tw/
3.          《出版大崩壞》 小林一博 尖端出版社
4.          台灣圖書出版業購併、整合、異業結盟呈加速之勢 劉波報導新聞
5.          台灣大學《產業管理議題》課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yumifuji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